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新时代,新前景:从十九大报告看社会工作发展机

来源:时代报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者简介:王思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 十九大高度关注民生福祉与全体人民的获得感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做出了“我

作者简介:王思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

十九大高度关注民生福祉与全体人民的获得感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理论判断,这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也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和发挥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美好生活需要”是开放的、具有发展性的,“不平衡不充分”是现实的。从近几年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来看,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及其改变是不平衡发展的最重要表现。就现实紧迫性和未来一段时间而言,关注贫困地区、贫困群体、脆弱群体、底层群体生存状况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美好生活需要”,既是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平正义所要求的,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内容。

十九大对民生福祉的关注是全面的。它从十七大关注民生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扩展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将使我国对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福利关怀范围扩大,相关群体的生活状况将得到更大关注和改善。“弱有所扶”是一个新提法。不管是脆弱群体还是弱势群体,弱者的不利状况都应该优先得到改善。他们有了获得社会福利、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更大权利。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里首先是要更好地解决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是一个让包括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在内的人民群众,通过进一步改革发展获得好处,并对之给予正面认知和积极评价的过程。获得感关涉人们对自身生活状态的评价、对社会状况的认知和判断,也关涉社会舆论和社会基本氛围,进而关系到社会治理问题。

应该注意到,获得并不等于获得感,也不一定导致获得感。十九大提出了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使“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涉及怎样使包括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在内的人民群众有获得、有获得感,以及有持续的获得感。这既是一个经济的持续发展问题,也是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问题,还是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改善以及人们的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建设问题。

作者简介

姓名:王思斌工作单位:

增进民生福祉、增强获得感要求进行社会工作制度建设

进入新时代,必须保持尽可能高的、健康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以使人民有实在的、更好的物质和福利所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基础。在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只有保持较高的、健康的经济发展,才可能使人们有新的获得感。同时,获得感来自于阶层、群体之间的横向比较,这与社会财富和福利的社会分配有关。这就要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民众的社会心理方面,要塑造与社会进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相适应的公平观,建构健康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舆论环境,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不但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也会促进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要更好地、持续地增进人民的福祉,除了使人们有更多的物质所得之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增强人们的社会认同感。这里要求的不是赤裸裸的市场竞争和物质主义,而是要体现社会的和谐、温暖和人们之间的相互关怀。特别是对那些在市场竞争中被抛向边缘、能力较弱又缺乏机会的群体,对可能产生相对剥夺感的群体,解决社会认同问题更加重要。

要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就要增进社会关怀、社会团结与社会和谐,这就要求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工作的作用。社会工作以帮助困境人群解决困难、发展能力、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通过社会工作可以使困难群体、弱势群体有更多的物质和精神及社会支持的获得,可以使他们的获得复合化,产生乘数效应,从而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在现实中,有把社会保障看作经济上的给予,把对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惠及看作恩赐,把本来是权利的东西变成有政治意味的权力,把精准脱贫只看成物质性活动的现象。这些现象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应该有切实的改变。面对市场化竞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物质主义的泛滥和充斥维稳气味的社会救助,大力弘扬社会关怀、尊重平等、包容发展的社会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建构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民生质量、社会质量的客观要求。


文章来源:《时代报告》 网址: http://www.sdbgzz.cn/zonghexinwen/2020/0813/516.html



上一篇:首次!人大常委会听取国家监委专项工作报告
下一篇:文明之花别样红--来自广东博罗的新时代文明实

时代报告投稿 | 时代报告编辑部| 时代报告版面费 | 时代报告论文发表 | 时代报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时代报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