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代报告》栏目设置[06/29]
- · 《时代报告》投稿方式[06/29]
- · 《时代报告》征稿要求[06/29]
- · 《时代报告》刊物宗旨[06/29]
都30岁的职场人了,怎么还爱打小报告?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本文经授权转载自【难逃一吸】(ID:huxiu4youth) 文/渣渣郡 在我的学生时代,总会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神奇现象。 那就是老师总能莫名其妙知道一些班里的秘闻、了解学生之间的暗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难逃一吸】(ID:huxiu4youth)
文/渣渣郡
在我的学生时代,总会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神奇现象。
那就是老师总能莫名其妙知道一些班里的秘闻、了解学生之间的暗语。
比如他们能知道班里学习委员小王和班长小李正陷入蜜恋,到了拉手环节;知道你同桌又带了黄色文学与同学品鉴;知道你骗家长补课,拿了钱下学不回家,冲进黑网吧就一顿傻玩;甚至知道班里所有同学的绰号,以及班里各种小团体的势力分布。
图片来源:Flickr
当时的自己怎么也想不明白,这老师又不是FBI,怎么能对我们的生活和行踪了如指掌呢?
直到有一年过年,我问了上大学的哥哥才知道,原来是他妈同学之中出现“内鬼”打小报告了。
多年以后,当公司里一个小群成员,被老板发现、打压、扑杀的时候;我回想起了当时哥哥手舞足蹈地对我说的话,意识到小时候的“内鬼”果真和我一起长大了。
图片来源:豆瓣
小报告不等同于举报,特指出于不当动机,背地里向上级反映别人所谓缺点或错误的书信以及口头汇报。而它的具体操作形式,也分为告密与释义举报两种。
告密,就是将他人的私人事务不正当地变成公共信息;而所谓释义举报,指的就是从他人的言论和文字中揣测对方的用意,自我解读为阴谋用意,并添油加醋地向上级汇报,造成信息差异,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学生时代的小报告,可能是你不好好听讲、带违禁物品来学校,顶多挨顿臭骂;而在职场,小报告的存在事关利益,每一个思想动态都关乎成本,因此,人们在职场中对小报告态度变得激烈。
图片来源:豆瓣
在赛博领域,随便打开一个App或是登录一个社区,搜索“打小报告”这四个字,就能进入职场世界的下水道,感受到人民群众对这件事的厌恶。
比如,职人树洞脉脉里一位字节跳动的员工吐槽小报告的帖子,就吸引了不少人注意。但有趣的是:绝大多数留言者都建议帖主殴打打小报告的。
图片来源:脉脉App
在豆瓣“上班这件事”小组,你可以更加清晰而准确地从里面260则劳动者血泪故事贴中,理解打小报告这件事在职场中的广度与深度,理解劳动者对打小报告的仇恨。
在一个故事中,某位职场可怜虫讲述了自己遭遇职场KGB窥伺的怪诞经历:她说在办公室总有一位似猫似狗又似人的工友有事无事就会漫步在每一位同事的身后,常会冷不丁地故作亲密地凑过来、贴近你,用他狡黠的小眼偷瞄着自己的屏幕;问一些“干嘛呢”“吃了吗”之类的废话,并默默地把人们微信界面的各种细节记录下来,汇报老板。
甚至这种方式连贴上防偷窥膜之后,也不能阻挡“职场KGB”的偷看——在一次快乐午餐之后,她曾经亲眼目睹了这位员工翻看自己电脑的画面。
图片来源:豆瓣App
而对于更多年轻职场人来说,小报告不但成为了一种落后的象征,更成为了在言语中被解构的制度。
因此,过去领导试图利用互相监督、检举这种鼓励小报告的方式施行的低成本管理,如今已经变得不太灵光。至少,这在我们能看得见的地方是如此。
图片来源:微博
现在,甭管是大厂还是小企基层们在打小报告这件事上跨越了年龄、身份和地域,达成了战略共识,
形成了显学——打小报告的都该死。
网络上公开攻击打小报告者的言语创新,从诅咒对方命运到抽象话辱骂层出不穷。但这种愤怒有时并不仅仅是说说而已,甚至会酿成惨剧。在中国台湾地区,就有一位35岁的纪姓男子因有嫌疑打小报告,被同事用水果刀连刺数刀死亡。
图片来源:华视新闻
劳动者对打小报告叫苦不迭,但一些领导却乐在其中。
在脉脉里,一位身居高位的职场人把打小报告当作自己的耳朵,是掌握基层舆情的法宝,是对下属忠诚度考验的试金石。
文章来源:《时代报告》 网址: http://www.sdbgzz.cn/zonghexinwen/2020/1002/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