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代报告》栏目设置[06/29]
- · 《时代报告》投稿方式[06/29]
- · 《时代报告》征稿要求[06/29]
- · 《时代报告》刊物宗旨[06/29]
我的阅读报告 篇一百零八:当外卖小哥被困在算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玛丽·L·格雷 著,3部分6章,19.6万字,302页 我们已经对平台型经济的恶果有所耳闻,已经对新时代的“零工”见怪不怪,而这些被我们看到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从业者就在我们身边,而栖
玛丽·L·格雷 著,3部分6章,19.6万字,302页
我们已经对平台型经济的恶果有所耳闻,已经对新时代的“零工”见怪不怪,而这些被我们看到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从业者就在我们身边,而栖身于这些平台的更多工作,则变成了幽灵,从业者们“销声匿迹”。
作者从人工智能的“最后一英里悖论”开始,揭开了隐藏这些工作的帷幕。
人工智能到底是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能在一英里悖论面前应该有了定论,这显然是打着人工智能旗号的“人工”智能——没有人工,就不会有人工智能。那些把猫识别成狗的原因也很简单——人工给人工智能喂养的智能不够,需要充值。
而这个充值过程就是一种幽灵工作,平台方——现在养得起“人工智障”的无不是煊赫的大企业——文中的例子用的是亚马逊——亚马逊中国可能是个例外。亚马逊建设了一个平台,招募人花时间在上面来做琐碎而无趣的工作——比如识别一张图片是狗还是猫。
这种工作显然很没有意义,但是对人工智障变成人工智能来说却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同时亚马逊这个平台给的报酬也很独特:亚马逊的购物卡,当然,这是对美国人,对印度人,就可以直接发卢比了。这种工作完全藏在幕后,而且对于那些环境所限或者自身所限的人们来说反而是一份不错的工作。
如果回头看看人类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算是一种“进步”,人类的工作本身就是越来越琐碎,越来越倾向于拆分和“外包”的,对于作者而言,这种工作是对“全职工作”的一种反叛和改变,同样的从业者也不会受到当下建立于“全职雇佣”时代的劳动保护措施的保护——说白了,就是建立在工业生产时代的工会。这种保护的缺失让从业者少了许多安全感。
减少安全感的又何止工会,平台的轻微波动都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而且工作不仅仅是一个“恰饭”的途径,更重要的或许是工作带来的与社会相联系的机会,而这些都因为这项“幽灵工作”而消失了。
当然,提出了问题就应该解决问题,作者在最后还是提出了问题的解决之道,当然,问题的解决之道怎么看怎么幼稚——一条腿走快了,正确的选择是让另一条腿跟上,而不是让走快的腿变慢,变化中产生的问题还是得通过变化来解决,而不是通过倒回去来从处理,当然,能把问题找到,能掀开遮掩幽灵的帷幕,就很值得一看了。
下周是《下沉年代》
之所以出现幽灵,或许是因为下沉
下周见啦
文章来源:《时代报告》 网址: http://www.sdbgzz.cn/zonghexinwen/2021/0226/1006.html